Q3液晶面板“止涨”信号显现,小尺寸先刹车后“怎么买”
从2020年6月份开始,彩电产业上游液晶面板的价格就一直在不断被“拉升”。截止到目前,已经持续涨幅周期将近一年。
据群智咨询数据显示,这一年下来,32英寸累积涨幅高达1.5倍,43英寸、50英寸、55英寸价格均已翻倍,65英寸、75英寸等大尺寸价格也上涨了30%~60%。
由于上游液晶面板价格的“持续走高”,导致彩电产品的单价也在不断“上升”。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今年国内彩电市场第一季度,彩电均价3142元,同比涨幅达31.7%。这也是从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启涨价后,连续7个月的均价涨幅,而且从目前的态势看,彩电产品涨价趋势还在持续。
彩电产品均价上涨给国内彩电市场整体销量产生很大的抑制作用。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国内彩电销量为990万台,甚至对比2020年一季度下滑0.6%,对比2019年一季度更是下滑20.5%。
一位行业人士表示,刚刚过去的一季度在销量这个维度甚至不如去年疫情最为严重的一季度,这足以显示出当下彩电行业的“困境”。
面板价格的失速上涨给整机厂带来了巨大的经营压力,品牌逐渐陷入亏损的预期。因此,品牌厂商对外努力争取上调零售价格,对内积极进行产品升级,从而加速了大尺寸化进程。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数据显示,全球LCD TV面板平均尺寸在2020年增长了1.8英寸,预计2021年将增长1.5英寸。
那么对于这一波液晶面板价格上涨“趋势”,何时才会有“刹车”之势。近日,群智咨询(Sigmaintell)“供需模型”测算,二季度全球电视面板供需比为2.8%,并呈现结构性不平衡,其中,32"~43"为代表的中小尺寸供需平衡,价格将逐步止涨,大尺寸仍供需紧张,维持小幅上涨态势,预计三季度市场趋稳。
点评:Q3液晶面板价格“止涨趋稳”,这显然是一个“好消息”!但是,却并非足够好的消息:因为行业依然认为大尺寸的紧缺不会迅速结束,而消费者彩电换代更新的半数需求瞄准的是大尺寸产品。
但是,43寸以及以下中小尺寸的面板率先在价格“止涨”,“单价低”产品同时具有携带和安装的方便性,这对于许多出租家庭、小户型家庭和农村中老年消费者“很有吸引力”——结构性价格变化,是不是会导致“彩电消费结构”也同步变化,即占比持续下降的小尺寸电视的需求回升,进而推动整个彩电产业“三年持续下滑的销量有所企稳”将是另一个值得观察的变化可能。
同时,价格企稳的另一个重大的行业影响是“有利于新兴品牌‘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实施。这是不是会成为“新秀品牌”加速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窗口,从而推动新一轮行业品牌格局升级,将是更为具有长期重大意义的“市场可能性”。
总之,无论涨价来的多迅猛,在周期律规律下,止跌乃至于降价是总会到来的事情。对此,彩电企业要早做筹谋。
最新信息中心
- 永康市政策AI计算器开发项目
- AI余杭建设项目
- 智慧光伏系统
- 2024年舟山智慧交通体系建设项目
- 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智慧能源管控平台
- 宁波大学科技学院能源管理系统
-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校园能源管理系统
- 湖州市南浔区政府办公区域(三中心)能源费用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 数智富春5G+基层妇幼健康管理平台项目
- 北京师范大学台州附属高级中学校园物联网方案
- 浙江外国语大学智慧能耗管控平台(三期)项目
- 宁波大学建筑节能监管平台
-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校园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 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能源管理平台
- 浙江省农科院农业科技园区智慧大脑平台
- 余杭区分局交通警察大队智慧车管所建设项目
- 温州数字公运基础平台
- 交通运输举报投诉案件辅助办案系统
- 船舶和港口污染物“全生命周期”监管系统
- 金华开发区智慧交通优化改造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