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科技学院能源管理系统
●必要性
本项目紧跟国家大政方针,项目契合习总书记针对3060国家双碳目标的工作部署,多项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学校能耗方面的支出大幅下降,同时进一步实现国家碳中和的要求。
智慧能源建设,一方面可以提升校园部的后勤管理和服务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智慧能源建设,促进节能环保,可以改善校园生活环境,显著提升学生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为校园的师生服务,通过智慧电力、空调、用水等体系,为师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科研、生活、创新环境,消除师生的后顾之忧,并适时的为师生发展提供各种支持。通过智慧能源的建设,把校园管理机构、校园师生、校园商户等校园各方的优势资源加以整合,为校园打造一个美好生活环境,可以显著提升校园对优质师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智慧能源建设来破解难题实现可持续发展。信息化在有效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轻人员负担等方面,具有传统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通过信息技术创造先进的智能工具,改造提升传统电力运维方式,提高新能源开发利用水平,改善后勤管理结构,提高服务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实现节能减排、建设绿色校园,使许多高校后勤管理难题迎刃而解,因此信息化是实现校园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高级阶段,而且可持续发展需求为智慧能源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校情况
学校位于宁波市慈溪市,占地1000多亩。慈溪市具有典型的海洋性气候特征,环境的腐蚀作用严重;土地软土层厚、持力层深,地表容易下沉,时间久了会造成地下管道爆裂,出现水资源严重浪费的现状。学校内没有对用电进行监控管理,没有有效数据支持能源管理。学校空调没有远程自动管控,经常出现下课后忘记关闭的情况,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
1)、学校现有能耗分析
学校用能与一般的公共建筑、住宅建筑存在较大区别,具有其自身特点。校园的能耗主要集中在电耗、水耗、气耗上,电耗在学校的能耗中占很大比重,主要包括照明用电、混合设备用电、空调制冷和供暖用电及风机、水泵用电等。自学校扩招以来,校园的能源消耗费用大幅度增长。
学校是能源消耗大户,不同地区、不同功能类型的建筑能耗各部相同,校园能耗的特点主要有:
学校建筑类型多,能耗种类也多。校园不仅有教学楼、综合楼、综合办公楼等公共建筑,而且有食堂、宿舍、体育楼等生活辅助建筑,建筑类型的多样化必然能导致能耗种类的多样化。
校园能耗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由于学校在1月下旬到2月中旬和7月上旬到8月下旬放寒、暑假,校园能耗会明显下降,而1月是一年中的最冷月,7、8月是一年中的最热月,能耗量会明显上升。寒暑假期间,空调或者其他设备没有彻底断电,待机状态一天晚上浪费6w电能,学校几千台乘以天数,总的电能就会浪费很多,电费白白浪费几千甚至几万,这也是不可忽略的空调电能浪费。
学校耗能设施较单一,使用时间相对集中。学校中大部分的建筑耗能设施比较陈旧、简单,而且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作息具有规律性,能耗会比较集中。
随着各种能源价格的飞涨,校园用于能耗的开支费用日益增加。建筑面积大、能耗过高、用能设备分散、管理粗放是目前学校的能源应用的主要特点。
学校节约潜力巨大。学校绝大部分都是文化素质较高的广大师生,素质高,节能意识较强。同时,学校作为教育和科研基地,可以研究更多的节能技术,为节约能源消耗的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大型公共建筑能耗主要由电力消耗、水资源消耗、天然气消耗三部分组成,以电力消耗为主,电力消耗中央空调是节能降耗的重要控制点。
用电使用量多,集中管理难度大。学校有教学楼、综合楼、图书馆、宿舍以及食堂等不同的建筑区域。不同区域的空调、照明,用电设备使用时间不一样,同时用电设备也广泛分布在教学楼的角角落落,如何利用有限的人员,完成繁琐复杂的末端用能设备(设施)的管理,这就需要借助技术手段,对用电设备(设施)进行必要的智能节电监测和集中管理。
用电耗能统计体系不健全。由于学校当前缺少有效的能耗管理系统,信息化水平较低,不能适应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求。同时用电设备极多,巡检难度极大,有时甚至不知道能耗浪费在哪里,建立科学的电能监测体系,是学校用电的客观需要。总是通过让总务/后勤部门加强管理,巡视检查,动员教育师生树立以校为家的思想,自觉节约,但人力毕竟有限,效果并不理想。或者通过拉闸限电的机械管理方式,虽然减轻了人力负担,毕竟不智能,经常出错。强行断电还会造成一些设备故障,增加维修及更换成本。
校内给水地下管网出现了地表下沉、老化导致的多处管道破裂,很多渗漏点难以查找。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找漏修补效果却不尽人意,同时造成的水资源流失更是无法估计。还有同学使用水龙头后不关紧,导致水龙头继续释放水资源,这也是一常见现象。学校内学生较多,使用水的用途多种多样,尤其是在放学后的时间段,学生们都回宿舍洗漱用水,还会造成用水量负荷,宿舍高层缺水断水的情况。
空调温度设置不合理。学校属于公共区域,人员较多,且每个人对温度的要求不一样,而且使用空调时总是恨不得立即见效,一般都是把直接温度调到最高或最低点,室内外温差相差巨大。据专家测算,夏季空调温度每提高1℃,可节电8%~10%。办公室、教室、宿舍等空调使用中存在超标使用,如:不按温度管理要求开空调、开门、窗开空调等。
空调等电器“零效能”工作。学校由于其自身特点,照明、计算机、空调、课堂多媒体设备是电耗主体。办公室没人了,电脑,饮水机,空调依然勤奋的工作,大功率的电热水器没日没夜烧着,甚至于24小时不休息,存在严重的能耗浪费问题,并留下安全隐患。
二、 建设区域
北区用电418路(设计艺术学院、机械建筑学院、加工训练中心共66路,图书馆、小剧场共196路,生命医学院32路,行政楼、北区食堂、学术交流中心共92路,人文法商学院、公共教学楼(一)、公共教学楼(二)、信息工程学院、门卫共32路);
南区用电34路(生活服务综合楼20路、后勤服务楼2路、体育馆12路);
北区用水52处(总水表4处、图书馆5处、剧院4处、人文法商学院4处、公共教学楼一4处、公共教学楼二4处、信息工程学院4处、机械建筑学院2处、加工训练中心1处、艺术设计学院5处、生命医学学院2处、行政楼2处、北区食堂1处、次入口门卫1处、国际交流中心7处、主入口门卫2处);
南区用水83处(总用水4处、操场2处、体育训练馆3处、生活服务综合楼5处、主入口门卫2处、师生活动中心3处、总热水表5处、宿舍A组团15处、宿舍B组团15处、宿舍C组团5处、宿舍D组团15处、宿舍E组团7处、后勤服务楼1处、次入口门卫1处)
设计艺术学院空调控制管理系统:设计艺术学院多联机空调16台室外机和261台室内机。
最新信息中心
- 智慧光伏系统
- 2024年舟山智慧交通体系建设项目
- 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智慧能源管控平台
- 宁波大学科技学院能源管理系统
-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校园能源管理系统
- 湖州市南浔区政府办公区域(三中心)能源费用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 数智富春5G+基层妇幼健康管理平台项目
- 北京师范大学台州附属高级中学校园物联网方案
- 浙江外国语大学智慧能耗管控平台(三期)项目
- 宁波大学建筑节能监管平台
-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校园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 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能源管理平台
- 浙江省农科院农业科技园区智慧大脑平台
- 余杭区分局交通警察大队智慧车管所建设项目
- 温州数字公运基础平台
- 交通运输举报投诉案件辅助办案系统
- 船舶和港口污染物“全生命周期”监管系统
- 金华开发区智慧交通优化改造项目
- 苍南县教育局智慧校园平台软件系统
- 萧山区数智交通智慧化提升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