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种下液晶树 却被日本人摘了果实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自1888年“液晶之父” 奥托·雷曼和植物学家弗里德里希·莱尼泽发现液晶之后,时光机很快就转到了1961年。
那么,在此期间的几十年液晶发生了什么呢?可以说是乏善可陈、毫无建树。因为无论是科学家、政府还是公司,都不知道这玩意有什么用?能在什么地方发光发热!
直到1961年,一个叫乔治·海尔迈耶(George Heilmeier,1936-2014)的小伙子出现,终于让液晶的小船开始重新荡漾起来。
正是他对有机半导体的深入研究,从而发现了液晶材料新的电光特性,实现了液晶在显示领域的关键性技术突破。
当时,海尔迈耶在美国RCA公司普林斯顿试验室工作。
RCA(即美国无线电公司),可是一家响当当的大公司,背靠美国联邦政府这颗大树,技术上遥遥领先,是当时全球无线电领域的翘楚,后来他们在1939年又率先发明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1950年制造出了第一支彩色电视显像管,1954年RCA首台彩色电视机CT-100上市,带动了世界从广播时代进入影像时代。
在这样的公司,资金是不愁的,公司也鼓励创新,海尔迈耶可以“双耳不闻窗外事,全心致力搞研究”。
那时候,海尔迈耶正在研究外部电场对晶体内部电场的作用。但由于当时晶体调制器要么难以人工合成,要么能耗过高,他便想到了用液晶替代固体晶体。
他将两片透明导电玻璃之间夹上混有染料的液晶溶剂。当在液晶层的两面施以几伏电压时,液晶层就从红色变成了透明态。之后他又以不同方式为玻璃载片涂上导电涂层,并放置上绝缘光阻材料。通过这种方式,海尔迈耶制造出来各种静态图像。
这不就是一种新型显示器吗?与显像管显示器相比,它又薄又轻又省空间,海尔迈耶兴奋不已。
之后,他与他的小组成员开始了夜以继日的研究,相继发现了液晶的动态散射和相变等一系列液晶的电光效应。
最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合成出在室温下具有向列特性的液晶材料,这一重大突破使得液晶的商业应用成为可能。
此外,研究小组还制作出了若干样品,如电子时钟、数字腕表等。
对于海尔迈耶的液晶研究,RCA之前一直处于保密状态。直到到了1968年,才向外界正式发布海尔迈耶的研究成果——世界上第一块液晶显示屏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的诞生。虽然只能显示单一色彩而且只是静态图像,但已经足够让人震惊了。
但更令人震惊的是,面对这样一个极具巨大商业价值的发明。RCA在此之后居然没有继续玩下去,而且LCD部门在公司内部变得越来越边缘化。
到底发生了什么?
究其原因,主要是RCA公司管理层并不把LCD视为显示器未来的发展方向。当时RCA的显像管电视正气势如虹、卖得如火如荼,公司的主要精力,无论是投资、创新、宣传都集中在此。同时,RCA看好计算机市场,正投入巨资欲与IBM试比高。
而LCD还只是一个胚胎,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要想商业化还需大笔投资。加上公司并不看好它的未来,所以不愿意再花大精力玩下去。
公司的这一态度,让LCD项目成员“伤了心”,开始纷纷流失,灵魂人物海尔迈耶最终也离开了RCA。此后,LCD的专利被RCA卖出,一个绝好的商业机会就被RCA这样葬送了。
其实,也不能完全怪RCA走眼,当时除了RCA,摩托罗拉、AT&T、通用电气、施乐、惠普等也都试着做过LCD,但最后不是没商品化,就是没挺过漫长的技术研发迭代周期,熬死了。总之,美国这些做液晶显示的公司最后都放弃了。
但为什么日本人做成功了呢?
首先,日本人具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传统,他们通过各种方法搞到了LCD的专利技术,而不是一切从零开始。比如日本夏普就是花了300万美元,从RCA手中把LCD专利买了过去。
其次,日本企业不像美国企业,要干想干大的。美国企业一直想把LCD应用在电视这种大尺寸显示上,但当时的技术水平达不到,所以纷纷折戟沉沙。而日本企业是先从各类小尺寸显示做起,如电子表、计算器、小仪表显示器等,等积累了足够的技术、经验、市场之后,才逐渐过渡到大尺寸显示上。
第三,日本人韧性比较强。美国人一般坚持个3~4年,如果还没起色,就会放弃。而日本人则充分发挥了东方人隐忍坚韧的优良传统,搞个7~8年不见效,依然能坚持。如夏普在70年代初就开始搞LCD开发,但直到1988年,才以一款14英寸的TFT-LCD屏扬眉吐气。这韧劲不得不让人佩服。
像夏普这样的企业,在日本不在少数。随着越来越多日本企业的在LCD上的突破和加入,从原材供应、设备组装、到生产制程、工艺规范的,日本逐渐形成了完整的TFT-LCD产业链,从而也赚取到了液晶显示的桶桶金。
而曾经开创了LCD显示的RCA公司,却在1986年被通用电气收购,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最新信息中心
- 永康市政策AI计算器开发项目
- AI余杭建设项目
- 智慧光伏系统
- 2024年舟山智慧交通体系建设项目
- 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智慧能源管控平台
- 宁波大学科技学院能源管理系统
-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校园能源管理系统
- 湖州市南浔区政府办公区域(三中心)能源费用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 数智富春5G+基层妇幼健康管理平台项目
- 北京师范大学台州附属高级中学校园物联网方案
- 浙江外国语大学智慧能耗管控平台(三期)项目
- 宁波大学建筑节能监管平台
-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校园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 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能源管理平台
- 浙江省农科院农业科技园区智慧大脑平台
- 余杭区分局交通警察大队智慧车管所建设项目
- 温州数字公运基础平台
- 交通运输举报投诉案件辅助办案系统
- 船舶和港口污染物“全生命周期”监管系统
- 金华开发区智慧交通优化改造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