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显-工业液晶屏显示方案专家

全国销售服务热线

13386866666

当前位置: 首页>>技术方案>>正文

市退休人员智慧管理平台升级项目

类别:技术方案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06-27 浏览人次:1110

近年来,市退休人员数量逐年增加,在退休人员管理方面,根据市委办[2005]133号文件规定,在已实现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基础上,将所有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纳入街道社区管理,实现街道(镇乡)和社区管理服务。

另一方面,根据浙江省规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要求,目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已建立社保省集中系统,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数据实时省级集中。省集中信息系统未包括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目前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各地采用独立的系统,分开管理。

市企业退休人员有33万人,纳入社会化管理程度高达100%,每年都以万数在增长,相应的社会化管理服务系统由本地开发,目前已运行多年,系统功能单一、服务对象单一、无外部数据交互,已经无法满足日常的管理和服务要求。

根据省人社数字化改革的要求,深化“枫桥经验”在退休服务与治理领域的实践和发展,市人社局规划搭建市退休人员智慧管理平台,实现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全周期服务。

2、项目必要性

目前,市现有的社会化管理服务系统有以下几个问题亟需得到解决。

2.1服务对象人数多、流动性强,经办压力大、基金风险高

市各类退休人员达33万人,目前省厅虽然实现了生存数据、困难群体数据、服刑人员数据共享,但数据推送有一定滞后性,不能实现实时比对,主动智办。各地经办机构仍需要手工获取数据,手工经办退管业务,增加了多领、冒领风险。

2.2企业、群众获取渠道不畅通,业务办理不便捷,获得感不强

企业、群众信息获取政策渠道不畅通,咨询渠道少。企业群众在办理涉及退休业务时,往往需要跑多部门,虽然目前省厅已在推广退休(退职)“一件事”,但数据主动联通、“无感”经办仍可提升。

2.3各相关系统独立

业务主系统、金保系统、稽核风控系统和社会化管理系统数据交互性不够,给经办造成了困难,主动感知、主动预警、主动通知、无感经办的智慧办理模式有待增强。

例:社保省集中系统和市社会化管理系统完全独立,一个系统更改更新数据时,另一个系统不能相应更新,造成数据错误,无法匹配等情况,给本地的业务经办造成了困难。

由于系统分立,退休人员办理完退休手续后,需持社区报到单到社区报到纳入社会化管理,导致用户出现“多次跑”的问题,体验不佳。

2.4退休人员安养服务不丰富、组织实施难度大

退休老年群体突发困难、活动需求信息获取困难,不能及时送“温暖”到人。

2.5资格认证无法顺利开展

目前我市待遇享受人员资格认证主要分为异地享受待遇、本地享受待遇人员。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取消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集中认证的通知,本地享受待遇通过线下获取民政信息,通过镇乡(街道)进行认证,存在认证信息不全面准确的问题。异地居住人员认证采用与第三方合作,借助“看看社保”APP进行人脸识别认证,从2019年、2020年两年认证的效果来看,认证完成率只有70%。老百姓对于第三方认证机构普遍存在不信任的问题,此外第三方认证的后台数据也独立,未能和本地社会化管理系统建立链接。目前浙里办APP也有刷脸认证方式,但是没有与本地系统建立数据连接,无法进行资格认证。目前系统无法获取共享民政、法院、公安等多部门死亡、服刑等信息数据,增加了多领、冒领风险。

3、建设目标

搭建市退体人员智慧管理平台,通过业务协同、流程再造、数据赋能,为全市退休人员提供系统、高效、便捷、优质的养老服务。

主要的建设目标如下:

打通与社保省集中系统的数据通道,实时更新传输数据,确保企业退休人员数据准确性。退休人员办理退休受理登记后,社保省集中系统直接把数据回流到市退体人员智慧管理平台,退休人员不需要再跑到社区进行报到登记,实现社区报到零跑腿。

通过数据高铁,实时或者定期获取公安、民政、检察院、司法局、大数据局等部门的人员生存状态信息、低保残疾信息、涉刑信息数据,退休人员生存状态等信息不需要通过线下比对,直接可以在个人基本信息查询体现。

异地资格认证可以通过浙里办等老百姓比较信服的APP进行异地人脸识别认证,提高认证率。浙里办直接与市退体人员智慧管理平台建立接口,数据实时反馈到主系统。

4、建设原则

本次市退体人员智慧管理平台开发项目将遵循以下建设原则:

4.1实用性和先进性

项目设计必须符合相关政策条例。充分利用成熟的技术,避免盲目追求新技术、新产品,同时又要防止因系统在设计上的缺陷而造成处理能力的不足。

系统技术水平要保证先进性,符合当今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潮流。应用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业务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的要求,兼顾系统在网络平台、硬件平台和系统软件平台技术的要求,设计符合当今计算机技术发展方向,并应保证所采用技术不断地更新并可顺利升级而维持系统的先进性。

4.2可靠性和稳定性

设计时要采用可靠的技术,系统各环节具备故障分析与恢复和容错能力,在安全体系建设、复杂环节解决方案等各方面考虑周到、切实可行,建成的系统安全可靠,稳定性强,从而把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降至最低。

4.3安全性和保密性

系统设计应把安全性放在首位,既要考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也要考虑信息的保护和隔离;系统应该在各个层次对访问进行控制,设置严格的操作权限;并充分利用日志系统、健全的备份和恢复策略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4.4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业务在未来若干年内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并充分考虑系统升级、扩容、扩充和维护的可行性;并针对本系统涉及用户多、数据量大的特点,充分考虑如何大幅度提高业务处理的响应速度以及统计汇总的速度和精度。

4.5灵活性和兼容性

软件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整个应用系统的灵活要求,随用户需求的改变而及时调整,通过合理的模块划分,实现应用软件对业务变更或软件技术发展的灵活适应能力。

二)需求分析

1、服务对象需求

从企业、群众、退休人员、人社部门等不同的服务对象角度出发,本次项目的总体需求如下:

1.1企业和群众需求

1)      档案内容查询和工龄核实认定均由窗口单位完成,减少跑腿;

2)      一窗受理或网办受理,一次性完成养老、医保、公积金等的退休,减少跑腿;

3)      需要了解权威的退休待遇复核计算方法;

4)      去世后,能自动完成户口注销、丧葬费及抚恤金领取、养老和医保个人账户余额领取等一系列事项,减少亲属跑腿。

1.2退休人员需求

1)      不需要去社区进行退休报到,减少跑腿;

2)      需要待遇资格能做到无感认证,减少生存状态核实等环节;

3)      需要稳定的线上认证渠道,减少跑腿;

4)      需要拓宽体检预约渠道和形式;

5)      需要便捷的体检流程和舒心的体验感;

6)      需要拓宽体检结果查询的渠道和形式;

7)      需要健康、安全、丰富的退休生活;

8)      需要更人性化、精细化的退休管理服务;

9)      城乡退休人员缺乏社会化退休管理服务;

10)   需要退休待遇、财政补贴等发放后的账户变动提醒;

11)   对个人符合哪些政府补贴申领条件有了解的需求;

12)   转移社区时支持线上办理转移手续,减少跑腿。

1.3人社部门需求

1)      多部门数据共享存在壁垒,系统未实现交互,给退休工龄认定带来不便,退休一件事尚未实现一窗办结,增加企业群众跑腿次数;

2)      资格认证数据量大面广,难以获得准确反馈;

3)      无法实时、准确地掌握资格认证和健康体检的完成情况,对完成质量缺乏抓手;

4)      安养服务不够丰富,组织实施难度大;

5)      缺少部门-乡镇-社区的三级管理系统模块,条块工作开展不便捷;

6)      无法及时、准确地掌握新增困难人员,政策找人、精准帮扶存在难度;

7)      失踪、死亡、服刑等多部门信息数据未实时共享,存在多领、冒领的基金风险。

2、业务功能需求

本次项目的业务功能需求可以概况为建立“退休智办、退休智服、退休智享、退休智管”的数字化应用体系,实现企业退休人员从退休到死亡的一体化智能化管理。

具体业务需求如下:

2.1退休智办

退休个人信息确认:通过后端的数据汇聚整合,形成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发送至退休人员进行确认。

退休“一件事”联办:通过退休基本信息共享,实现基本养老金申领、基本医疗保险退休待遇核定、公积金提取三个事项联办。

社区报到“零跑腿”:系统自动匹配数据,并将数据发送至户籍社区或者常驻社区,实现退休人员社区报到不用跑。

身后“一件事”无感办:通过死亡信息共享,实现户口注销、丧葬费及抚恤金发放、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一次性支付、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余额一次性支付、火化证明等多个部门事项联办。

2.2退休智服

生存状态智能认证:通过数据共享,基于智能算法的大数据模型,实现生存状态无感认证;打通与“浙里办”的数据通道,实现线上刷脸认证。

健康体检:退休人员可以在线预约健康体检,通过社保卡刷卡体检,以及线上查询体检结果。

休闲娱乐活动:退休人员可以通过线上查询活动信息,并进行活动一键报名,后端实现对活动进行编辑、发布、统计分析等功能。

老年继续教育:退休人员可以通过线上查询在线教育培训信息,并进行一键报名。

市民卡“一卡通”服务:打通与市民卡系统的数据通道,实现待遇入卡、党费缴纳,支持交通出行、医疗报销、图书借阅、景区购票等55项公共服务应用场景。

安全防范:实现宣传教育信息线上发布、违法线索一键上报、社警联动一键求救功能。

2.3退休智享

财政补贴直享:通过困难人员自动感知、困难人员信息库生成、补贴项目自动匹配、补贴发放明细生成等业务功能,实现财政补贴精准发放。

退休待遇享受:实现退休待遇领取、待遇到账提醒等业务功能。

2.4退休智管

智能社会化管理:实现管理对象家庭成员信息库查询、社区转移依申请线上受理、社区转移依申请审核、社区转移依申请办结、工作任务指派、任务签领状态确认、任务完成情况反馈、工作绩效评价等业务功能。

文娱活动管理:实现活动信息发布管理、活动组织管理、满意度评价分析管理等业务功能。

数据驾驶舱智能分析:实现养老金发放数据、财政补贴发放数据、需求及供给、困难人员情况示、健康体检情况、资格认证情况的分析展示。

基金风险预警:实现服刑人员享受待遇预警、死亡人员享受待遇预警、待遇发放异常预警。

三)总体设计

1、系统架构设计

按照全省数字化改革总体架构,市退体人员智慧管理平台总体架构包括“四横四纵”八大体系。“四横”分别是业务应用体系、应用支撑体系、数据资源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四纵”分别是政策制度体系、标准规范体系、组织保障体系和网络安全体系。

image.png

本次项目主要涉及数据资源体系和业务应用体系的建设:

数据资源体系:搭建市退休人员数据库,包括人员基础数据、生存数据等,打通与社保省集中系统的数据通道,获取退休人员数据;同时,利用数据高铁,获取或共享退休数据、退役军人数据等,为退休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业务应用体系:搭建市退体人员智慧管理平台,具体包括:“无忧退”数据服务、“无忧退”服务、无忧退管系统,为退休人员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退休服务;为工作人员提供智能化的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