榭嘉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方案
(需要完整方案在线联系)宁波江北榭嘉未来社区项目,实施单元总用地面积约 107 公顷,地块北至北环高架,西至洪大 南路,南至余姚江,东至江北大道榭嘉未来社区位于江北区庄桥街道,包括广庭社区、广厦社区、 滨江社区三个社区,创建类型为旧改类,通过连片创建、同步实施、各补所需、圈质提升的手法, 以“齐力榭里,康养嘉居”为总体定位,结合居民需求、社区现状、创建优势与未来社区的理念, 将全民共治、全民健康、社区邻里作为本项目的三大特色场景,打造共治共融,全民友好的健康生 活样板区。拟定实施单元北至北环高架,西至洪大南路,南至余姚江,东至江北大道。
数字化建设未来社区当以创新、睿智的经营理念,融合到数字化建设的数据信息管理当中。并 且提升数字化建设员工对于数字化建设未来社区数据流中具有价值的数据信息的洞察力。从而更为 有效的实施符合数字化建设内部经营管理需求的特色化运作流程,创建能够进一步增值的数字化建 设经营模式,并且全方位提升数字化建设的综合竞争力。数字化建设未来社区作为数字化建设强有 力的后援军,必须规划处对数字化建设最为有利的运作程序,来全面提升数字化建设的综合竞争力, 从而顺应经济市场的数据信息需求。
未来社区的创新需要集合全产业链的力量,依托未来社区数字化操作系统的开放生态可以加速 社区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创新,为未来社区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提供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为 社区赋“智”、为城市赋“能”,使未来社区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飞跃式发展。榭嘉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将与社区建设城市建设深度融合,将美好的数字化梦想照进现实,力 争打造便捷、高效、智能的未来之城,助力未来社区的建设与发展。
一、建设内容
为深入贯彻全省未来社区建设总体部署,聚焦榭嘉未来社区核心业务。建设未来社区智慧服务 平台、数字驾驶舱、九大场景应用。
1.建设“榭嘉未来社区”智慧服务平台。本项目应遵循全区未来社区共建、共享、共治的总体 方针,实现与江北区未来社区智慧服务平台完成对接,实现统一应用能力中心、专题数据库、物联 引擎、应用服务商城创建。
2.建设“榭嘉未来社区”数字驾驶舱。围绕未来社区九场景全域化展示、指标化监管、可视化 指挥的目标,设计榭嘉未来社区防疫“一张图”、社区共建、活动报名、物业服务等重点运营要素 展示等版块。
3.建设未来邻里场景应用,包含邻里公约、空间预约、活动报名、邻里风采、组织公开、红黑 榜、社区公告、志愿服务、会议管理、邻里线上社群、社区任务、邻里互助、居民之声、装修登记、 积分系统、文化地图、社区日常工作、社区方志、退伍军人服务等功能模块。
4.建设未来治理场景应用,包含随手拍、社区共建、防疫登记、智慧社区应急、四类人口管理、 事务公开、政务公开、身边服务等功能模块。
5.建设未来服务场景应用,包含安全知识、智慧物业、智慧安防、水位监测仪、社区团购、闲 置交易、家政服务、便民生活圈、智慧消防等功能模块。
6.建设未来教育场景应用,包含榭嘉托幼、教育地图、社区达人库、线上图书馆、甬上云校、 榭嘉党建、幸福学堂等功能模块。
7.建设未来健康场景应用,包含智守护、榭嘉健康、远程视频问诊、健康小屋、居家养老等功 能模块。
8.建设未来创业场景应用,包含众创空间、政策解读、爱心小铺、代办服务等功能模块。
9.建设未来建筑场景应用,以满足招标方对未来社区建设和运营在数字孪生方面的展示需求为 目标,构建未来社区九大场景未来社区运营情况可视化展示,并实现无条件与江北区未来社区驾驶 舱进行融合对接。
10.建设未来交通场景应用,包含社区充电桩、榭嘉停车等重要服务应用。 11.建设未来低碳场景应用,包含垃圾分类、水电监测等重要服务应用。
二、建设原则
1.规范化原则
项目设计和开发符合国家及省未来社区建设行业的相关信息化和数据标准或规范,特别是遵循 数字化改革以来中国卫生信息标准最新研究成果,功能符合浙江省的未来社区建设实施相关管理规范要求。统一标准是区域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进行信息交换与共享的基本前提。因此, 必须强调“统一规范,统一代码,统一接口”。
2.开放性原则
注重系统的开放性,以适应系统扩充的需要。开放性包括对环境的开放,提供跨系统、跨平台的标准接口,使各分系统有较强的交互操作能力;开放性还体现在系统的互联上,体现在系统的升级。
3.先进性原则
软件系统的设计采用先进技术,如:SOA 构架/构件技术、数据交换中间件技术、海量数据管理
技术、多种数据引擎、数据标准及规范化技术、面向对象的数据仓库和联机分析技术、软件开发和
建成平台技术、选择先进的开发工具等。
4.服务为主原则
项目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人民美好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 结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重视解决实际问题,以应用促开发,增强公益性信息服务 能力。构建区域未来社区数据中心,充分采用先进的网络和信息技术,加强各部门协同工作能力, 简化群众使用流程,优化业务流程,降低服务成本,提高社区运营效能、居民服务效率和质量。
5.安全性原则
本项目建设涉及居民的隐私和健康相关信息的安全,系统设计保证系统的运行和数据传输,在 软件的组织和设计方法的选择、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以及系统的运行和管理等方面采取必要的措 施,并防止和能够恢复由内在因素和危机环境造成的错误和灾难性故障,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6.扩展性原则
本项目建设在满足现有需求基础上,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以满足业务的不断发展,形成 一个易于管理、可持续发展的体系结构。充分考虑浙江省数字化改革对未来社区系统带来的业务流 程变动,区域数字底座平台具有强大的扩展性,除社区机构间,还能够提供与其他各政务应用系统(如 公安、社保、计生等)数据交换和共享的接口。在保证原有各政务应用系统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提供 各系统之间的无缝数据交换。
7.高性能、高可靠原则
区域数字底座平台具有较高数据处理能力,满足各相关用户 7*24 小时的服务要求,保证江北区 未来社区机构的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需要。根据业务需求,区域平台可达到准实时的要求,对于数 据收集,可在 20 分钟内完成数据从终端(社区)传送到江北区级平台的工作。
三、设计依据
2022 年 6 月由庄桥街道办事处颁发关于榭嘉未来社区街道审批意见,指出未来社区场景功能设 计以运营为导向,空间功能设计考虑后续运营可持续。
在2022年浙江省未来社区专项技术培训会议中提出未来社区建设模式创新,创新“平台+应用” 模式,多方合作共建生态,集中整合优质资源。
(1)明确全域统建模式未来社区智慧服务平台的建设框架和标准服务包功能模块。
(2)以智慧物业为切入口,串联基层治理、居民服务、数字底座等,加快实现人、房数据与智 慧服务平台的贯通,同时将标准化组件作为标配应用下沉。
(3)当前模式创新重点是降低单点建设成本。统筹推进全域模式。
四、系统总体架构
1.1 总体架构
榭嘉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以未来社区“139”架构为建设思路,即在社区空间尺度范围内建设社 区智慧服务平台,构建智能感知系统形成社区数字基建,根据数字化改革总体要求和数字社会系统建设方案,充分衔接行业主管部门现有应用系统数据资源,贯通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和城市 大脑。
榭嘉未来社区智慧服务平台以“1N93”为总体框架,即“建设一个数字底座,落地 N 个应用, 数字化赋能打造九大场景,融合治理端、运营端和服务端三端入口”。数字底座需具备兼容、可靠、 安全的基层数据治理能力和应用集成能力,由社区物联引擎、社区数据仓、空间数据资产和社区应 用能力中心等部分组成。三端入口应以高效治理和居民体验为出发点,其中治理端(浙政钉)为各 级管理人员根据各自的职能形成相关的管理界面;运营端为物业、运营以及生态链服务企业提供入 口;居民服务端可依托“浙里办”或本地统一的服务端口作为主要入口,兼容支付宝、微信等应用 小程序入口,按需引入智能交互终端,满足全年龄段人群服务需求。
1.2数据互联架构
根据省未来社区数据联网架构图总体要求榭嘉未来社区计划与政务有关的数据全部部署于政务 网,并部署数据交换平台;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互联网数据与政务数据的交互,所有接入到政务 网的数据接口都需经过数据隔离网闸的保护,拒绝明文传输,对数据读取与上传双向加密。未来社区应用平台、社区智慧服务平台,互联网上的数据等部署于榭嘉未来社区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以三 级等保的要求进行建设。
1.3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指社区空间数字基建,包括社区网络层、终端层以及物联网设备接入层。通过一体化 构建实现社区人、物全连接,完成社区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快速传递,为数字孪生社区的建设提供坚 实支撑。
社区网络层在功能上支持有线、无线、物联以及光网络融合接入,支持定位服务,适配安防、 物联、办公、住宅、智能专网等多种场景,满足社区智慧服务平台对接的性能要求,以及可靠、可 信、可管的安全要求,实现未来社区智慧服务的优质体验及稳定运行。
社区终端层由公共安全、建筑设备及其他信息设施等组成。其中公共安全系统包括安全防范综 合管理(平台)和入侵报警、视频安防监控、出入口控制、电子巡查、访客对讲、停车库(场)管理系 统等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子模块,以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急响应系统等。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一般 包括供配电、照明、电梯扶梯、空调通风、给排水、环境监控、供暖通风、冷热源等建筑设备监控 和建筑能效监管系统,以及需纳入管理的其他业务设施系统等。其他信息设施系统包括信息发布、 智慧路灯、公共广播、时钟系统、综合布线、会议系统、信息接入、有线电视、信息网络以及电话 系统等子模块。
物联网设备接入层指社区数字化项目上的智能化设备和本地系统,通过标准的接口接入物联网 平台,实现智能化设备和系统的预集成。可采用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安全可靠、低延时、低成本、 易扩展的本地计算、消息通信、数据缓存等功能,使其具备安全、存储、计算、人工智能等能力。 主要包括人行识别道闸、车辆识别道闸、消防控制设备、电梯/梯控设备、健康/体检设备、社区信 息大屏、车位管理设备、社区监控设备、智能空气开关、智能水电表、AED 设备、公寓密码门锁、 资产标签、门禁设备、视频边缘服务器、办公设备、智慧家庭网关、电子价签、称重收银一体机、 智慧交互屏、服务机器人等。
五、需求分析
1.业务需求分析
1.1 构建“远亲不如近邻”未来邻里场景
通过营造交往、交融、交心人文氛围,构建“远亲不如近邻”未来邻里场景。
(1)邻里管家,主要服务于居民生活方式,管理边界将以人的生活范围为主,主要管理内容将 围绕社群构建、购物服务、养老服务、教育服务、医疗服务、便民服务等展开。
(2)邻里积分,建立社区内积分体系,用户可在每日任务或在社区内参加活动、消费等渠道可 以获得积分,可进行积分兑换、积分抵现、积分抽奖等活动。
(3)积分商城,积分商城与积分系统对接,用户在商城的消费会按规则返还积分,同时也可使 用积分消费。
(4)邻里商城,主要为社区居民提供邻里互动、促进邻里关系的新型购物方式,主要有社区闲鱼,邻里团购等功能。 (5)邻里生活,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集成政务、公共卫生、生活化、邻里互助、邻里公约和志愿服务。
1.2 构建“终身学习”未来教育场景
服务社区全人群教育需求,构建“终身学习”未来教育场景。
打造社区综合教育平台系统,涉及居民学员、社区主体、教育授课者(包含社区达人)等用户
对象,整体打造从用户注册、审核、资源发布、报名、评价及课程回顾的业务闭环。实现学习画像、
教务管理、数字档案中心、数字资源中心、数字服务中心等功能。
1.3 构建“全民康养”未来健康场景
瞄准社区全人群与全生命周期,构建“全民康养”未来健康场景。
(1)榭嘉健康,通过手机端在线为社区具体提供预约挂号、核酸报告查询、疫苗预约等便捷服 务。
(2)健康小屋,通过数字健康新服务场景应用以及未来社区智慧服务平台对接数字赋能于基本
医疗、健康管理等服务,在区域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内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周期医疗卫生服务,
实现“健康大脑+智慧医疗”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网底的集中整体展现。
1.4 构建“大众创新”未来创业场景
顺应未来生活与就业创业融合新趋势,构建“大众创新”未来创业场景。
(1)双创共享空间,提供基础的办公空间,同时提供、共享办公桌椅、空调、打印、复印机、 文件柜及办公文具、饮水机等办公设备,用户可在线进行预约工位、设备、付费咨询服务等功能。 (2)双创服务中心,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查找政策、找服务、找园区、找活动、看路演等,实
现在线咨询和支付等功能。
1.5 打造“艺术与风貌交融”未来建筑场景
创新空间集约利用和功能集成,打造“艺术与风貌交融”未来建筑场景。
建立数字未来社区基底,实现规划、设计、建设全流程数字化。将相关建设及运营数据上传到
CIM 平台,基于区级数字底座汇集未来社区空间数据资产,形成轻量化数字孪生模型,为未来社区
创建的应用创造基础条件,实现九大场景的空间落位呈现及运营成效实时展示。
1.6 构建“便民出行”未来交通场景
瞄准差异化、多样化、全过程出行需求, 构建“5、10、30 分钟出行圈”未来交通场景。
建设智能停车系统,主要实现用户管理、无人值守、预约管理,灵活计费,统一运维管理,综
合信息查询,统计分析,大数据运营等内容。
1.7 构建“多能协同、智慧节能、循环无废”未来低碳场景
聚焦生态化,构建“多能协同、智慧节能、循环无废”未来低碳场景。
(1)资源分类系统,建立居民关于垃圾分类的完整档素,社区通过扫描二维码查看记录、管理 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
(2)资源回收系统,按需设置智能回收箱,智能垃圾箱等设备。
(3)能耗管理系统,打造可视、可管、可优化的层次递进的能效管理平台和场景应用。
1.8 打造“优质生活零距离”未来社区服务场景
围绕社区居民 24 小时生活服务需求,打造“优质生活零距离”未来社区服务场景。
智慧物业管理,通过基础设置管理规范业务流程和标准,实现房源可视化、物业合同全生命周 期贯通、多场景的业务应用;可以将“公共服务平台”中企业提交的物业服务申请主动接入过来, 以“云+端”的方式提供在线服务、在线收费,在线报修、在线查费、在线缴费等服务,并支持在移 动端(IPAD、IOS 智能手机、安卓智能手机)应用。
1.9 打造“政府导治、居民自治、平台数治”未来治理场景
围绕党建引领,打造“政府导治、居民自治、平台数治”未来治理场景。
智慧应急,建立未来社区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将抗台、消防、防疫等事件监测信息、医疗救治 信息、卫生执监督法信息和相关信息统一在系统中,采用科学的危机处理方法,先进的信息处理技 术和现代的管理手段,实现对突发事件的辨别、处理和反应,对事件处理全过程进行跟踪和处理。 实现从突发事件相关数据采集、危机判定、决策分析,命令部署、实时沟通、联动指挥、现场支持 等功能,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危机事件做出最快的反应,采取合适的措施预案,有效地动员和调度 各种资源,进行指挥决策。
重点人群管理,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和重点人群管理,及时推送疫情防控知识、通告信息、实时
动态,做实做细重点人群管理工作。
2.数据量及性能需求分析
2.1 数据量
(1)用户量
服务端主要涉及的用户为居民用户,按照省下发的创建名单估算,预计榭嘉未来社区总人口
21000 余人。
运营端主要涉及各个未来社区运营公司、物业、业委会等相关用户,每个社区按照 30 人计算,
三个未来社区预计总人数 90 人。 治理端主要涉及广厦、滨江、广庭三个社区的用户,预计总人数 45 人左右。 (2)用户并发量
服务端按照传统的互联网门户进行设计,应满足按照传统的同时在线用户是用户总规模的“20% 原则”的并发要求,这样服务端的用户并发量是:21000*20%≈4200。
按照传统的同时在线用户是用户总规模的“20%原则”,这样“运营端”的用户并发量是: 90*20%=18。治理端的用户并发量是:45*20%=9。
3.功能和性能需求分析
3.1 网络系统需求分析
本项目按照业务需求需要实现与江北区住建局、区大数据局、辖区街道通过政务网进行对接,
同时还要实现各个未来社区通过专网或 VPN 接入访问。
3.2 性能需求分析
项目开发应当满足但不限于以下性能指标要求:
➢ 软件系统维护及更新升级不能影响日常业务的开展。
➢ 采用多层级架构与体系结构,充分考虑到系统今后横向与纵向的扩展能力。➢ 在网络环境稳定的条件下,单一界面操作的系统响应时间应该小于 3 秒。➢ 对操作员录入的各种数据进行有效性校验,保证数据的可用性。
➢ 建立完善的系统运行监控体制,能够实时捕捉到系统在运行时的错误信息,并友好提示给系 统用户,并做好记录,交给系统管理员及时处理修复。
➢ 系统应能充分考虑并满足需求量预测。
➢ 在数据输入上提供准备、快速、完整性的数据输入操作手段,实现应用系统在数据源发生地 一次性输入数据,并提供多种数据字典辅助录入功能。
➢ 页面反应时间:6 秒内符合要求,2 秒为最佳。报表生成时间:30 秒内符合要求,超大数据 集 60 秒内处理完成。
➢ 数据交换架构:与码头数据同比,每天约 10 万条数据,数据同步频率 2 次/秒。
➢ 支持年数据量 2000 万条记录数据。
➢ 系统提供 7X24 小时的连续运行,平均年故障时间:<1 天,平均故障修复时间<180 分钟,
平台按照 99.99%的可靠性标准设计。
➢ 系统安全性好,按各用户的实际需求设定其严格安全等级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具有较强的系统安全性和灾难恢复能力。
最新信息中心
- 永康市政策AI计算器开发项目
- AI余杭建设项目
- 智慧光伏系统
- 2024年舟山智慧交通体系建设项目
- 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智慧能源管控平台
- 宁波大学科技学院能源管理系统
-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校园能源管理系统
- 湖州市南浔区政府办公区域(三中心)能源费用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 数智富春5G+基层妇幼健康管理平台项目
- 北京师范大学台州附属高级中学校园物联网方案
- 浙江外国语大学智慧能耗管控平台(三期)项目
- 宁波大学建筑节能监管平台
-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校园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 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能源管理平台
- 浙江省农科院农业科技园区智慧大脑平台
- 余杭区分局交通警察大队智慧车管所建设项目
- 温州数字公运基础平台
- 交通运输举报投诉案件辅助办案系统
- 船舶和港口污染物“全生命周期”监管系统
- 金华开发区智慧交通优化改造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