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显-工业液晶屏显示方案专家

全国销售服务热线

13386866666

当前位置: 首页>>技术方案>>正文

宁波市数字化改革总门户及支撑平台建设方案

类别:技术方案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09-01 浏览人次:1249

2021年2月18日,省委召开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全面部署浙江省数字化改革工作,并在十四届八次全会发布了《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方案提出数字化改革当前主要任务是构建“1+5+2”工作体系。“1”即宁波市智能公共数据平台;“5”即五大领域综合应用,分别是党政机关整体智治综合应用、数字政府综合应用、数字经济综合应用、数字社会综合应用和数字法治综合应用;“2”即数字化改革的理论体系和制度规范体系。以年度重大任务为核心,按照“一年出成果、两年大变样、五年新飞 跃”的要求,聚焦“应用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推动各地各系统各部门核心业务和重大任务流程再造、协同高效,构建整体智治体系,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瓶颈,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加快实现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全球数字变革高地,努力使数字化改革成为“重要窗口”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数字化改革门户作为五个综合应用的总入口,是统揽全市数字化改革建设工作进程,查看五大领域综合应用建设情况、重要任务执行情况和指标数据的重要工具,是数字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建设目标

根据《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和《宁波市数字化改革总体行动方案》要求,开展我市数字化改革总门户及支撑平台建设,汇聚五大综合应用的相关数据,综合集成五大领域门户,建设作为五大系统综合应用入口的数字化改革总门户,集中展示我市数字化改革工作进展、五大系统改革成效、重大任务执行情况等,同时为五大系统综合应用建设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系统。支撑平台将为总门户和五大领域门户开发、运行、门户管理、鉴权、数据交互、维护等工作提供统一赋能。

2.   建设原则

1、系统的统一性:系统所有应用需要符合平台的统一规划和部署要求,能够统一使用平台提供的虚化资源及大数据分析接口。

2、系统的规范与标准性:系统的建设需要符合国家电子政务中心制定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规范和要求。

3、系统的开放性:基于目前先进开发技术和开放标准,具备信息共享,接口交互的能力,能够充分考虑到和宁波城市大脑大数据计算、分析、挖掘及数据开发工具之间的接口开放。

4、系统的易用性:能够提供友好的GUI界面,满足管理人员日常管理监控业务的需求,同时满足相关业务人员在可视化界面下灵活方便地实现数据交换的各种方式(直接交换,安全交换,授权交换等)。

5、系统的安全性:系统部署环境建立在云平台之上,能够借助云平台自身的安全措施,以及第三方安全设备来加强自身的安全性,同时在数据的安全上,要能实时实现数据的副本备份,而且在发生灾难时能很好地避免系统瘫痪情况的出现。系统本身的登录至少要具备使用人员密码的验证方式,能够提供双因子认证更好。

6、系统的可扩展性:支持现有环境下使用人员并发量、存储量等平滑扩展和硬件随需扩展需求,在未来信息量、使用人员量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系统能够同步扩展增长。

7、系统的可移植性、可重用性:具有较强的可移植性、可重用性,保证在将来发展中迅速采用最新出现的技术、适应硬件系统升级以后的平台、长期保持系统的先进。

8、系统地兼容性:兼容多种浏览器模式,兼容Chrome等多种主流浏览器。

9、系统的可管理性:良好的管理、监控手段,提供对系统各模块、局域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及应用等进行管理监控的手段,支持多种方式进行报警。

3.   项目建设内容

3.1. 软件开发

3.1.1.    建设数字化改革总门户

根据数字化改革总体工作要求和建设思路,开发数字化改革总门户,总门户分PC端和移动端,支持手机、PAD和PC访问。PC端总门户页面做为数字化改革5大领域综合应用入口、展示改革工作动态和各类重要指标,并根据数字化改革工作推进同步进行迭代开发。移动端门户需要支持用户可从浙政钉手机版访问,并支持不同手机型号、页面大小及横竖屏自动切换。总门户移动端版内容需与PC端内容同步,确保数据同库,应用同源,服务同质。

3.1.2.  统一开发平台

统一开发平台包含业务应用服务和管理服务,投标人应基于需求进行详细深化设计,并在服务期内迭代升级。

3.1.2.1.    业务应用服务

3.1.2.1.1. 内容管理服务

开发门户内容管理模块,实现栏目创建、信息发布、智能管理、数据统计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保障数字化改革总门户内栏目样式丰富、风格统一、内容优质、管理便捷。

3.1.2.1.2. 接口网关服务

提供统一的接口网关服务,对接口分类、测试、测试审核、使用申请及接口状态等进行统一管理。维护开发者指南,用于提供第三方系统开发者用户查询。

3.1.2.1.3. 数据量化分析和可视化服务

需通过数据建模进行前期的数据接入和模型创建,快速完成各类维度和指标的数据管理,提供仪表板组件可视化分析功能,将数据按照主题和特征进行划分并呈现。

3.1.2.1.4. 访问统计服务

门户概况包括需要以多种纬度统计页面的访问情况,并将数据情况以数值图表的形式做展现。访客分析从多种出发,分析访客的标签、来源、地域分布、对于门户的使用频率等信息,以了解网页目标群体的特性,便于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门户服务。受访分析从门户页面、栏目、文章、应用等角度进行统计,统计最受访客欢迎的页面、栏目以及应用。

3.1.2.1.5. 迭代升级改造主要任务

根据数字化改革系统推进过程中产生的需求变更,对系统进行迭代升级。

3.1.2.2.    管理服务

管理服务需提供日志服务、文件服务、缓存、消息、任务调度、数据存储等基础服务,同时为客户和开发者提供统一的组织授权、门户站点管理、工作协同、审批待办、元数据服务、文本分析处理等基础服务组件和服务调用API。投标人应进行详细深化设计,并在服务期内迭代升级。

3.1.3.  业务数据平台

建设宁波市本级业务数据平台,为市级数字化改革总门户提供数据接口支撑,包含但不限于任务库的数据接口对接封装、统一搜索业务接口对接及数据重构封装,任务管理工作台对接及数据重构封装和任务管理工作台对接及数据重构封装。投标人应进行详细深化设计,并在服务期内迭代升级。

3.1.4.  “一码通服”组件

3.1.4.1.    码引擎制定

建设“一码通服”码引擎,主要以高并发、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等多方面加以构建“一码通服”码引擎,实现码申请、查询和验码等功能。

码引擎需基于政府、用户上报、端采集等数据来源,进行数据汇聚及融合管理。对数据融合处理的全过程通过质量管理工具进行管理监测,保障数据质量,“一码通服”码引擎内的各数据项需进行安全上的分类分级,确保数据使用合理、安全可控。

投标人应进行详细深化设计,并在服务期内迭代升级。

3.1.4.2.    组件应用服务

3.1.4.2.1. “一码通服”支撑管理

应支持通用码对接功能已有场景码入驻功能申请审核功能场景分类管理。投标人应进行详细深化设计,并在服务期内迭代升级。

3.1.4.2.2. 浙里办一码通服应用展现

开发宁波市“一码通服”应用,并接入浙里办App、小程序等移动端服务渠道,供用户使用一码通服功能投标人应进行详细深化设计,并在服务期内迭代升级。

3.2. 信息资源建设

3.2.1.  任务数据库设计

3.2.1.1.    业务逻辑图

任务数据库需负责向业务数据平台提供数据源支撑,由业务数据平台根据总门户的数据展示需求提供数据接口支撑。

3.2.1.2.    任务指标数据统计查询

开发任务指标数据统计查询功能,实现各类任务指标信息数据统计查询,并支持各维度查询。

3.2.1.3.    任务数据库、数据表建设维护

依托省任务管理平台和省任务数据库,完成宁波市本级任务数据库设计、建设及相关维护工作。

3.2.2.  数据处理

实施人员需要根据系统数据需求,与各相关部门进行联系沟通,完成数据采集、录入、发布和管理等任务,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时更新数据并对数据滞后等情况提出预警。

3.2.3.  数据质量管理

投标人需对接总门户上各版块的牵头单位,获取正确的指标数据,同时整理成相应的文档录入后台管理系统。需监测数字化改革总门户正常运行,杜绝各版块打不开、数据显示不正确等情况发生。投标人需详细设计质量管理方案。

3.3. 系统部署实施

实现对省级数字化改革系统工作台产品的系统升级管理,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将省发布的工作台应用系统进行本地交付部署升级,对任务管理工作进行接口改造,对任务管理工作台进行升级管理,对部署更新的功能进行验证测试,反馈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协助省级数字化改革系统工作台产品功能优化。

4.   性能需求

1、确保系统7×24小时连续运行,平均年故障时间(平均每年出现故障的总时长)<3天,平均故障修复时间(发生故障时平均需要花费的修复时间)<4小时;软件的缺陷<1%、故障率<1%确保基础平台稳定可靠的运行。

2、处理速度:保证更新信息的及时获取、处理、入库与发布,对大量历史数据汇总时间不超过2小时,从信息获取到入库的最大延迟时间为1天;

3、查询速度要求:设计合理的数据库结构和查询算法,以保证查询的响应速度不会随记录数的增长急速下降,响应时间不大于3秒;

4、文本信息交换的响应时间应控制在1秒以内,采用消息中间件对数据交换进行管理,图片、声音信息交换响应时间控制在10秒以内。